玻璃产业
在它的带动下,安阳涌现出三立、大强等数十家上下游锅炉企业,形成了从原材料生产到锅炉产品的完整产业链,年产值近10亿元
马少辉认为,永远都要比客户多想一步,拜访客户、邀请客户参观企业,其实就是另一种方式的市场调研。遇到的困难主要还是市场的压力,采购行业‘内卷比较厉害,大家都在竞争一个市场。
同样,这也是许多中小企业当下面临的发展问题。身处回郭镇的马少辉,敏锐地感觉到铝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,做生意没有以前容易了。他举了一个例子,拿彩铝的产品稳定性来说,运用色浆进行调色,以前都需要目测来进行判断调色的准确度,如今电脑自动下料,原来至少四五个小时调色过程,现在20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。怎样在市场上立足,成为了企业生存的关键问题。在马少辉看来,对于制造行业来说,一些产线开开停停所带来的成本耗费,只会越来越大,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不断找市场,不断探寻彩铝的应用边界。
国家统计局预计,如果不考虑基数影响,全年经济有望呈现逐步回升态势。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巩义人,马少辉见证了铝都的发展历程。这片甲骨上发现了93个单字,文字清晰,大小均匀,契刻有力,卜辞记录了商王于戊子、辛卯、乙未、戊戌、辛丑、壬寅、戊申、己未、辛酉、乙丑日占卜田猎是否有灾祸的问题。
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,本报探访全省馆藏甲骨文的重要场馆,跟随甲骨文穿越千年,赴一场中原博物馆之旅,了解文字的演变和影响力,感受华夏璀璨文明的魅力。灵台置薪祭星象,天命玄鸟降生商。今日幸解龟背意,远古五音仍绕梁。而当天在河南博物院的展厅里,记者见识了3000多年前商代的天气预报。
河南博物院展出的甲骨。有意思的是,在一些卜骨上,除了刻写有具体的占卜事项之外,还刻有干支卜,王:在某月字样。
从材质上说,这批甲骨文物,龟、骨并用,以龟甲为主。新乡市博物馆所藏194号甲骨。策展人于成龙介绍,子何人哉出自诗经,意在询问你是谁。就卜辞内容而言,周口关帝庙甲骨因为数量有限,所涉及的内容显得较为单薄。
3000多年前,生活在安阳的商人爱占卜、重祭祀、懂礼节。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,需要多学科联合攻关。据周口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介绍,20世纪90年代,周口市公安局在打击文物走私行动中,收缴了一批甲骨文物。在组类分布上,绝大多数是王卜辞,主要为宾组、出组卜辞,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何组、历类、无名类、黄组卜辞。
在伟大的商文明展厅,还陈列着小屯南地发现的2172号甲骨。它的卜辞(占卜预言)是不啓,意思是不会是晴天,它的验辞是终夕雨,意思是到了傍晚还在下雨,也就是说这次占卜的结果是很准的。
著名甲骨文研究学者孟世凯在研究过程中,发现了一片刻有贞字的涂朱甲骨。《商颂·玄鸟》: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。
殷墟博物馆甲骨里漫步多彩商朝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杨之甜说起商王朝,你会想到什么?安阳殷墟也许可以给出更多答案。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之甜 摄殷墟出土的甲骨文,在这里是名副其实的主角。夏商时期展厅里,展出有一件商代后期的刻辞卜骨,1973年出土于安阳市殷墟小屯南地。这片甲骨,将朱砂磨成红色粉末涂嵌在刻痕中,这抹鲜红,即使经受了3300余年的岁月磨砺,仍毫无褪色、光彩耀眼。《说文解字》:商,从外知内也。漫画甲骨诗话甲骨文商字的甲骨文字形下面是祭祀设立的灵台,上面置辛(薪),本义为焚火祭天,后引申为星名。
在新乡市博物馆文物库房里,珍藏着300多片从安阳出土的甲骨,其中有一片极为罕见的涂朱甲骨。甲骨文里的雨字,上边一横像天空,下边的几个小点像水滴,从天空中滴下的水滴便是雨。
开封博物馆副馆长郑海涛说,它们不仅是研究商代历史、文化、文字的重要物证,也是博物馆开展文化交流和教育活动的重要资源。5月11日,记者走进殷墟博物馆,迎面而立的高墙上镌刻着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9个大字,这句出自商朝开国国君汤盘铭上的箴言,向参观者展示着一个民族自古而今的革新姿态。
每一个符号,每一个字句,都是一个生动的场景。5月10日,在开封博物馆一号展厅里,馆员刘仁慧讲述着馆藏甲骨,充满感染力的声音将游客带入了那个遥远的殷商时代。
另一方面,还积极开展甲骨文研究和教育工作,通过举办展览、讲座等活动,让更多人了解甲骨文的魅力和价值。杜甫《赠卫八处士》:人生不相见,动如参与商。该甲骨被收录在中学历史课本里,是名副其实的甲骨明星。这件刻辞卜骨完整记录了一起天气预报事件。
在刻辞卜骨展品旁边,许多小朋友围着一台机器,用手指敲敲点点玩甲骨文翻牌互动游戏:这是一颗爱心的形状,应该是心字这个很明显是水滴形状,肯定是水字……在河南博物院展厅里,经常可以看到甲骨的身影,默默诉说着远古的历史。由于这批甲骨文物不是在周口本地出土的,而且都是些残片,大的有我们成年人的大拇指那么大,小的只有人类牙齿那么大,所以它们未被展出过,一直深藏在馆内。
这些甲骨虽然未刻文字,但骨版上钻、凿痕迹具备,为研究非文字类甲骨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。商在古代还是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音之一。
甲骨文里有为数不少的献祭求雨记录。来到子何人哉——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特展,不少游客在静静品读甲骨上的文字。
刘仁慧指着002号甲骨上的刻文说,这是一条武丁时期典型的宾组卜辞。卜辞上写:有一天商王去狩猎,捕获了一头水牛,牛的骨片赏赐给一位大臣,他把这件事情记录了下来。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甲骨,开封博物馆一方面加强了对甲骨的保护、研究和活化利用工作。经过20多年的潜心研究,他使可读可识的甲骨文字数新增了300多个,并在今年年初出版了《甲骨文释读大全》,其中可释读的甲骨文字数达到2240多个。
展柜里,一片片带着岁月痕迹的甲骨碎片,静静地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。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永乐 摄出土自安阳的甲骨为何被收藏进了新乡市博物馆?这还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行政区划调整说起。
河南博物院看甲骨识天气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5月12日,星期日,晴。周口关帝庙博物馆深藏未露的甲骨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化祎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时珍说起甲骨,人们的第一反应是,安阳殷墟是甲骨文的发源地。
长大后,‘子研习射、御、舞、乐等当时贵族子弟必备的技艺与礼仪规范,十分勤奋。殷墟博物馆陈列的小屯南地发现的2172号甲骨。
评论列表